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3月29日,《中国金融杂志》发表了中国银保监会非银部撰写的题为《引领消费金融公司规范有序发展》的文章,肯定了消费金融对于促进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以及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填补中低收入人群金融服务空白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消费金融公司核心竞争力面临挑战,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并提出坚持差异化发展、深耕细作,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积极促进消费增长
(资料图片)
文中指出,经过13年的发展探索,全国已开业30家消费金融公司,服务范围覆盖全国。截至2022年末,行业资产总额8844.41亿元,负债总额7847.23亿元,所有者权益997.18亿元。
在发挥金融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方面,实证测算表明,引入消费金融产品后,借款人消费金额提升16%~30%,合作商户销售额提升约40%,能够有效打破借款人当期预算约束,助力释放潜在消费需求。自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以来,累计发放消费贷款7.17万亿元,累计服务客户7.89亿人次。此外,消费金融公司不断推出特色消费信贷产品。自成立以来,消费金融公司累计发放旅游类贷款4972.6亿元、健康医疗类贷款2917.49亿元、教育类贷款3973.32亿元。
践行普惠金融理念
文章指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服务以进城务工人员、蓝领工人等新市民群体为代表的中低收入阶层,客户群体明显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零售金融的中高端客户,客户平均年龄25~35岁,学历普遍为大专及以下,平均月收入5000元以下,工作稳定性较低。根据居民收入统计分布情况,收入排序位于40%~80%区间的中低收入人群主要依赖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提供信贷支持,服务占比超50%。
在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方面,消费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传统消费信贷业务差异化竞争、互补发展,2022年以来,行业积极顺应服务新市民的政策导向,针对新市民开发174个专属信贷产品,30家消费金融公司累计向新市民发放消费贷款1652.22亿元。另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持续压降贷款利费水平。近年来,经过“三三四十”专项治理和“现金贷”规范整顿等工作,消费金融公司风险定价机制逐步完善,既让“长尾客群”获得了适当、有效、可负担的正规金融服务,同时又对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违规放贷行为实现有效“挤出”。
加速数字化转型
消费金融公司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成功打破物理网点地域局限,服务半径迅速扩大;智能识别并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客户体验逐步优化;搭建自动化与标准化的风险识别、反欺诈、贷后催收和系统运营体系,运营效率逐步提升,数字科技与金融业务融合程度持续深化。
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线上业务占比逐年提升,目前已有17家公司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化办理、贷款审批自动化决策、金融服务7×24小时不间断的纯线上数字驱动模式,占行业全部机构的比例为56.67%。2022年,消费金融公司累计发放线上贷款2.47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为96.17%。
核心竞争力面临挑战
文章重点指出了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四大挑战:
第一,细分客群能力不足,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围绕消费场景自主构建业务渠道获取客户的能力与意愿不足,除头部少数公司依靠多年品牌声誉积累的客户与渠道,具备一定自主获客能力与客群细分能力外,多数消费金融公司依靠以头部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助贷机构推荐获客。助贷机构借助其对客户流量的垄断地位,通过合同约定与技术壁垒阻断了消费金融公司对客户的直接触达与二次营销,使得消费金融公司无法通过助贷业务积累客户资源,对助贷平台的依赖进一步加剧。
第二,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企。目前,消费金融公司形成“以同业借款为主,其他融资方式为辅”的单一融资结构。2022年,LPR持续下降至近年来最低水平,而消费金融公司平均融资成本仍然较高。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凭借母行市场信誉及资金支持具备一定融资优势,但融资成本仍明显高于上市商业银行。
第三,自主风控能力不足,风险管理成本被动抬升。消费金融公司客群定位决定内生信用风险高,贷款无抵押担保风险缓释手段少,风险成本明显高于商业银行。此外,头部互联网平台等助贷机构利用掌控的客户消费行为数据,在向消费金融公司推荐客户的同时提供辅助风控服务,费用高企。
第四,中低收入客群的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不足,运营成本较高。多数公司为提升运营效率,将催收等易引发客户投诉的工作委托外包机构开展,由于对外包机构准入及日常持续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约束,导致暴力催收行为时有发生。此外,消费金融公司发放贷款单笔金额小、笔数多,征信查询、支付结算、催收诉讼等按笔结算的费用居高不下,成本难以摊薄。
坚持差异化发展、深耕细作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坚守风险为本监管底线,强化消费金融公司内控与合规监管,坚持“监管为民”理念,提升消费金融公司金融服务水平,引导行业“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耕中低收入人群市场,加快自身改革转型,在定价合理、产品适度、服务优化方面持续发力。
具体来看,要坚持“监管为民”理念,提升行业金融服务水平:一是优化金融服务供给;二是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另一方面,坚守风险为本监管底线,提升行业发展质量:一是强化内控与合规监管;二是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作者:吴霜 编辑:方海平)